一、我县高山农产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安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高山农产作为农民持续增收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企业带动、强化组织领导等措施,不断加强高山农产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产业发展思路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县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产业兴县”发展战略,把高山农产列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高山农产快速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以板栗、核桃、茶叶、畜牧、蚕桑、烤烟、魔芋、中药材等为特色优势的产业发展总体格局。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各项产业发展政策机制、布局规划、目标任务、产量产值,并加强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服务体系,促进了高山农产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县确立了建设高山农产大县发展目标,进一步确定了以“八大高山农产”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出了做优高山农产基地、做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目标措施,为建设高山农产大县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高山农产发展初见成效。我县以产业重点镇、基地村建设为重点,以一村一品发展为抓手,大力推进“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按照建基地、扩规模、促产业的发展思路,狠抓高山农产发展,产业规模和基地建设不断壮大。目前,规划并建成板栗基地8个,板栗园达60万亩;核桃基地9个,核桃园达24万亩;畜禽养殖示范场48个,大牲畜饲养量达36.58万头(只);蚕桑基地5个,桑园面积2.3万亩;烤烟基地12个,烤烟面积3.5万亩;魔芋面积4.6万亩,茶园面积8万亩,中药材面积6万亩,食用菌产量656吨。特别是茶叶、烤烟、板栗、魔芋等重点镇、重点村建设快速推进,一村一品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水平日趋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不断提升,全县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规模达到45万亩,24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三品”认证。镇安核桃质优味美,板栗之乡全国名扬,“象园雾芽”荣获2016年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烤烟品质优良,成为名优卷烟的首选产品。高山农产的快速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特产收入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2015年,我县农民人均家庭农特产业经营性收入2326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成为农民最基础、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及各套班子,对高山农产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畜牧兽医中心、板栗、核桃等产业发展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各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资金扶持、用地审批、服务保障等方面形成了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产业基地建设、专业村发展、典型户培育。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高山农产列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投入资金支持,抽调干部帮扶,领导带头包抓,为高山农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财物力支持。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4个,举办产业发展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培训产业大户农村能人2000余人,科技入户指导2万多人次,农村电商人员培训1000余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加大产业园区建设,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县已建成龙头企业16家,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个,盛华茶叶、百盛缫丝、雪樱花魔芋等一批农特产品企业,在我县高山农产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我县高山农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因受地理位置、交通、气候等因素制约,我县高山农产存在品种多、大而全、小而散的状态,基地分散,规模不大,集中经营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低,规模优势和效应难以发挥,高山农产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形成。对于一个村一个镇来讲,依靠高山农产收入达到总收入50%以上的,全县不到30%,距建设高山农产大县的要求相差很远。
(二)科技含量低,技术人才缺乏。一是我县高山农产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粗放的管理方式,引进推广新技术不足,使用优良品种少,特色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员和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镇村缺乏一支专业化的产业技术服务队伍,无法保证高山农产大县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农村大多数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劳动力资源缺乏,加上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农产品人工成本提高,影响产业发展效益。
(三)缺乏企业带动,缺少品牌拉动。一是我县农业产业缺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没有形成集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高山农产以销售原料为主,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效益不高。二是企业带动力不强。我县现有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产业发展带动影响不大,现状是农特产品难卖,企业产品难销。目前板栗、中药材、畜牧等产业还没有企业带动,其它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还较弱。三是缺乏品牌拉动。我县农业产业的优势在高山农产,但高山农产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名优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拉动力不大。
(四)产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我县虽然建立了404个产业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经济利益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没有与企业、市场建立经济协作关系,自身引导带动能力不强,为高山农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还远远不够,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五)组织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县高山农产发展涉及农业、林业、供销、特色产业中心、畜牧中心及镇村等众多职能部门,各项产业发展技术、资金、项目管理等职能分散,不便于集中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视察调研39调,难以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
三、对推进高山农产大县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确立高山农业优先发展地位。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30万人口有22万分布在农村,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现状以及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注定我们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在高山农产。我县高山农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地位牢固,群众经验丰富,涉及千家万户,它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是其它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快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牢固树立高山农产发展主导地位,聚全县之力推动高山农产突破发展,走产业富民兴县之路。当前,要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实际,树立发展高山农产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就是脱贫攻坚的思想,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聚力发展的新局面,真正把我县建成高山农产大县。
(二)整合资源力量,壮大高山农业基地规模。针对我县“产业项目样样有,没有一个是名优”的高山农产发展现状。因此,要改变以往思路规划不稳定,发展重点不突出,力量资金而分散,蒿子毛草一起抓的发展方式。要坚持科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推广为动力,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突出特色重点,加大政策扶持,集中资金、技术和力量,壮大基地规模,打造产业集群,提高高山农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要坚持绿色发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按照“重基地、创特色,重规模、建标准,重中介、促服务,重企业、抓示范”的要求,培育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种养业生产基地,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促进高山农产壮大发展。科学分析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对各项产业整合归类,突出优势,重点发展,以板栗、核桃、茶叶、蚕桑、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白山羊八大高山农产为发展重点和主攻目标,在“十三五”期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产业、做优品牌、做强企业,实现高山农产突破发展。
(三)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山农产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与科技院校合作和技术引进,加快农产品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一支支农技术服务队伍,构建技术、信息、市场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名优品牌。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做好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品牌建设、产品包装、市场推介、信息服务等工作,以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以质量安全提升品牌,以特色品牌开拓市场。三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组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高山农产科学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及技术推广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高山农产营销提供质量监管、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
(四)转变发展机制,激发高山农产发展活力。一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高山农产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提高高山农产发展效益。二是实施“三带四联”发展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扶持龙头企业,培植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龙头等市场主体,带动高山农产发展。支持产业合作社发展,提高规范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协作,促进更多的农民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按照联产联业联股联营的经营模式,加快农民土地、林地、财产、资金、劳动力的有效合理经营,通过订单生产、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劳动力就业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经营效益。三是依托产业示范园区,推进高山农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推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做到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产业支撑,推动高山农产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四是制定激励政策机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广大群众发展高山农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大规模返乡劳动力的创业;大力实施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立足高山农产发展脱贫致富;探索解决产业保险、农产品价格保护、订单农产、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扶持资金等关键问题,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促进高山农产壮大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引领高山农产产业大县建设。我县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山农产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力量,凝聚发展合力,发挥引领推动作用。一是制定政策机制。尽快出台高山农产大县建设实施意见,完善产业规划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制定政策措施,统一思想认识;建议成立高山农产大县建设领导机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理顺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负责高山农产发展统筹协调和日常工作。二是明确责任任务。把高山农产发展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县级领导抓镇、部门抓产业、镇抓基地、干部帮扶的包抓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凝聚发展合力。计划、扶贫、水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为高山农产发展争取工程项目、扶持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经贸、招商等部门要加强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产品宣传推介,搭建企业与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市场、供销、税务等部门要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做好产品质量、品牌、销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为农产品经营流通创造良好条件;农业、林业、畜牧、科技部门要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高山农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总之,通过县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高山农产将会得到快速发展,高山农产大县建设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