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我市将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作为工业转型发展重要抓手,明确重点领域和任务节点,实行过剩产能重点监测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夯实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引导作用,综合运用政策、技术、价格等倒逼手段,累计淘汰落后生产线24条,产能239.36万吨,其中水泥生产线16条、产能225万吨,钢铁生产线1条、产能2.5万吨,铅锌生产线3条、产能2.96万吨,造纸生产线4条、产能8.9万吨,累计实施政策性关闭小微企业28户,对优化我市工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推动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我市工业经济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目前,我市虽然初步形成了现代材料、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三大支柱工业,但以矿产开采、加工为主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3.67%,产值超过60%以上,且大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二是产业发展层次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我市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环保压力大,创新能力弱,工艺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受产品市场供给关系影响尤为突出,特别是当前全国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产能普遍过剩,产品饱和,价格倒挂,致使矿产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三是工业化进程滞后,发展面临速度和质量双重压力。我市工业增速虽然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但工业总量偏低,实力不强,目前仍处在工业化中期,滞后于全省工业化后期前半段发展进程,工业发展不仅面临追速度,扩总量的任务,同时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重任,我市工业发展往往赶不上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红利释放的步伐。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凝心聚力,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建议把推进供给侧改革摆在2016年经济工作首要位置,重点围绕钼、铁、锌、钒、水泥、煤炭等传统矿产粗加工领域,开展调查研究,明确我市去产能重点领域和处置僵尸企业的重点企业,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机遇,下定决心化解一批过剩产能,多措并举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积压库存,想方设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上下同心,克难攻坚,全力打好“三去一降一补”歼灭战。
(二)全力以赴,争取中省政策资金支持。按照中省“三去一降一补”有关部署和要求,2016年国家将率先从煤炭和钢铁两大重点领域入手,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省上也将结合实际确定重点领域,建议市政府加强与省上的沟通汇报,抢抓改革机遇,将我市重点过剩产能领域和僵尸企业纳入全省重点推进范围,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我市化解传统领域过剩产能,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围绕工业企业“去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清理两大重点任务,结合中省工作方案,按照国家提出的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成立组织机构,配套设立市级政策资金,尽快研究我市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资产债务处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明确重点领域、时间任务及政策措施,加强部门联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依法依规,加快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有序化解过剩落后产能,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企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