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市文化旅游名镇保护利用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视察调研 - www.288sb.com
首页 政协领导 机构设置 政协要闻 提案工作 视察调研 文史天地 建言献策 社情民意 县区政协 委员风采 理论研究
首页 > 视察调研 > 正文

关于我市文化旅游名镇保护利用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18-03-05 08:54:17   来源:商洛政协   编辑:寇静

  2017年9月中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我市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柞水县凤凰古镇、山阳县漫川古镇和丹凤县棣花古镇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我市文化旅游名镇保护利用、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召开汇报协商座谈会,听取市县建设情况汇报,参加调研的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推进我市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按照“保护提升古镇,开发建设新区,打造旅游名镇”的建设思路,遵照“构建传统形态、传承多元文态、实现宜居生态、丰富旅游业态”的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文物古迹保护,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我市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山阳漫川关、柞水凤凰、镇安云盖寺、丹凤棣花四个古镇先后被列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漫川关镇、棣花镇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是各级重视措施得力。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市县镇各级高度重视,成立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制定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健全完善政府宏观指导,城建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县镇具体组织实施的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纳入相关部门和县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量化细化指标体系,严格考核奖惩措施,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名镇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精心编制名镇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布局,以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整治环境、提升品位为重点,围绕硬件基础、公共服务和旅游产业等配套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漫川关镇融资16.7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1个,建成漫川人家一二期、闫家店新区、小河口水码头、前店子现代农业、金川封幸医药产业循环园区;云盖寺镇投入14.5亿元,修建古镇二级过境公路及景观河堤,实施民居仿古包装和老街古民居修复工程;凤凰镇投入9.7亿元,恢复提升古街巷和古民居,修建凤凰广场、标准化河堤;棣花镇投入22亿元,建成宋金街、平凹文学馆、千亩荷塘、葡萄核桃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到位,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古镇保护全面加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着力恢复历史文化原貌,运用现代建筑艺术,对古镇进行全面保护和修复,还原保持原始的村落建筑风格。漫川关镇重点打造秦楚文化古街,对核心区秦楚古街部分民居进行征迁改造,保护修复骡帮会馆、双戏楼和明清石子街,打造秦楚文化博物馆、陕西大院、山西大院等6所民俗文化大院,恢复明清南北建筑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棣花镇恢复重建了棣花驿、魁星楼、法性寺、清风街历史景观;云盖寺镇对境内云盖寺、财神庙、戏楼、白侍郎洞等景点进行保护性修复,恢复彰显明清特色的江南民居127户;凤凰镇恢复古钱庄、高房子、茹聚兴药铺等院落,最大限度维护院落原貌和独特聚落结构,彰显江汉古民居特色。名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得到全面加强,老街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得到保留延续。
  四是特色文化得到展示。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积极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棣花镇挖掘商於古道文化、提升平凹文学馆,创作歌曲《丹凤朝阳》和《棣花之恋》;漫川关镇打造秦楚文化古街、推广漫川大调;云盖寺镇修复大唐云盖寺、展示秦楚古商道;凤凰镇打造“中国最北方的南方古镇”、推出渔鼓演艺。同时,依托古镇土特产品、林特资源和传统手工艺,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先后开发旅游纪念品50余种,以小工艺展示大文化,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彰显建筑景观文化和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五是旅游效益初步显现。树立“培育品牌、打造精品”的理念,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通过媒体、节会、网络、旅行社等多种媒体,广泛推介宣传古镇旅游,古镇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棣花镇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一千多个;漫川关镇年接待游客35万人,实现收入两千多万元;云盖寺镇和凤凰古镇在节假日期间也是游人如织。文化旅游名镇已成为游客,特别是自驾游的首选之地,游客人数的增加,拉动了消费,带动了三产,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和镇域经济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特色鲜明的文化名镇相比,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处于建设完善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建设规划有待完善。四镇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但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层次鲜明、衔接紧密的规划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财力有限,单纯依靠财政资金不能满足文化旅游名镇的开发建设,加之文化旅游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招商融资难度大,没有大企业、大集团投入,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导致部分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实施,影响建设进度。
  3、古建保护不够精细。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以当地镇政府为主要力量推进,在文化高度上缺乏专业团队的指导,对古建筑、古民居、古街巷的保护维修带有随意性,致使重新修复的古建没有很好地体现原来特有的历史风貌,彰显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不够,还存在有的仿古建筑与周边整体环境不相协调的情况。
  4、旅游配套设施不全。名镇附近的酒店宾馆档次不高,整体接待水平较低,农家乐规模小、门槛低,特色不明显,食宿服务的吸引力不强;综合性购物、娱乐场所相对薄弱,参与性、体验性、文化性娱乐项目不多;区间旅游线路尚未形成,短期内难以实现从过境游到目的地游的转变。
  5、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旅游名镇的市场定位、开发包装和营销策划不够,没有统一的宣传造势方案,宣传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持续性,难以产生轰动性效应。
  三、几点建议
  建设文化旅游名镇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串连景点和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名镇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1、立足镇情实际,科学编制规划。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立足镇情实际,准确定位、充分论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规划设计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建筑文化,通盘考虑镇域建设现状、文化古迹、特色民居建筑和产业发展情况。规划一经出台,必须严格执行,在建设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文化创意等重要环节,邀请相关方面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加强指导,严格监督,保证名镇开发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注重古建修护,再现原有风貌。历史文化传承是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的根本依据,也是名镇的魅力所在。要加强名镇独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最大程度维护古镇文化的历史性、传统性,强化“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突出地域标志性建筑,彰显历史形成的传统符号。在名镇建筑形态、街区分布、道路修整过程中,尽量保持传统格局和原有历史风貌,还原地方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性,建筑形式与村镇社会形态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应协调一致,整体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应协调融合。培育独特文化风情,充分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形成具有当地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提升文化旅游名镇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功能,打造精品名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筹措资金,积极策划包装项目,依托城投公司平台,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公司投资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名镇开发建设,破解资金难题;整合文化、旅游、城建、扶贫等项目资金,倾斜安排,捆绑使用,合力推进名镇建设。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建好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文化墙以及食宿、购物等设施,推动名镇WIFI全覆盖,进一步改善景区内周边环境,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突出名镇的体验和休闲度假功能,开发参与性、教育性、互动性、娱乐性的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进而拉动消费。在古镇景观塑造、旅游纪念品、旅游餐饮及旅游服务等方面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4、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增强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仿照省级重点示范镇的管理模式,选调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干部,到文化旅游名镇挂职,指导参与名镇建设管理工作;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下放管理权限,赋予镇办更多自主权,激发名镇建设内生动力;进一步规范旅游管理,加强旅游监管,引导商户诚信经营,优化旅游服务环境,让游客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名镇文化,注重对讲解、导游人员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旅游大讲堂、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5、强化宣传营销,扩大对外影响。加大文化旅游名镇保护开发与建设工作的宣传营销,利用网络、媒体、展会等平台,如中国旅游报、旅游刊物、村游网、旅游推介会、乡村旅游展等进行宣传推介;创建旅游门户网站,与旅游网站链接,建立微信公众号,介绍名镇标志建筑、历史文化、特色美食、乡村美景;借助文化名人效应,组织作家、画家、歌唱家走进文化旅游名镇举办采风活动,写乡愁、画乡景、唱乡音。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销,广造声势,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名镇对外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挖掘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策划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形象、扩大影响,吸引更多游客到名镇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执笔:杨平安  徐凤莲)

上一篇:关于全市小区环境治理和物业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