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开展“水产经济发展”专题调研协商情况的报告 - 视察调研 - www.288sb.com
首页 政协领导 机构设置 政协要闻 提案工作 视察调研 文史天地 建言献策 社情民意 县区政协 委员风采 理论研究
首页 > 视察调研 > 正文

关于开展“水产经济发展”专题调研协商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18-03-05 08:55:54   来源:商洛政协   编辑:寇静

  为助推我市水务工作健康发展,9月5日至7日市政协副主席张永平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围绕“水产经济发展”专题开展调研协商。委员们先后实地察看了商南县滔河流域的金丝峡镇王家坡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十里坪镇胡家湾水产养殖基地、三合冷水鱼养殖基地、赵川镇老府湾村淡水鱼养殖基地和商州区杨斜镇黄柏岔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刘湾街道办事处红升村益资源现代渔业园区等6个水产经济发展示范点,听取了商南县、商州区政府的工作汇报。在此基础上,委员们与市水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局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座谈讨论、广泛协商议政。委员们对于我市水产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渔业、休闲观光渔业、绿色生态渔业,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能力和水平,水产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16年底,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9150亩,年水产品产量3960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44亿元,在GDP中占份额极小;渔业从业人口3888人,渔民人均纯收入13230元;建成各类水产养殖场156家,其中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场79家;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今年以来,完成水产品产量237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400万元,新建水产养殖基地4个,渔业产业带动贫困户620户1740人走上脱贫致富路子;特别是商南等县冷水资源丰富,三文鱼等特色高端水产养殖势头可喜,可望成为山地农产在商洛的一个重要农产品品牌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一)渔业政策落实有力。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支持推动水产经济发展。按照“财政投入引导、信贷投入助力、养殖生产者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全市2011年以来渔业投资累计达到2.83亿元,实施各类渔业项目100多个,极大地改善了渔业生产设施条件,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县区政府还将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发展、脱贫攻坚等予以重视支持,并吸引大批社会力量投资水产经济,先后建成了商南县格瑞生态养殖公司、山阳县黑龙谷水产养生公司、镇安县永晟现代农业园区、柞水群浩养殖公司、陕西洛河水岸生态苑等一大批渔业养殖企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创优品牌、壮大产业、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推动水产经济转型发展。鼓励发展绿色生态渔业,合理确定渔业养殖规模,全面实施健康养殖技术,积极推广名特优新品种,促进渔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先后引进推广三倍体三文鱼、金鳟、虹鳟、鲟鱼、肉龟、罗非鱼以及养鸭、养鹅等名优品种10多个,建成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基地79个,其中大鲵及冷水鱼养殖基地53个,建成大鲵及冷水鱼养殖面积12万平方米,符合现代渔业基地标准25个,占规模以上渔业企业32%,尤其是商南滔河流域7000平方米三文鱼养殖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同时,依托“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推进渔业与休闲垂钓、文化旅游、生态康养、餐饮娱乐融合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综合效益。
  (三)水域生态持续改善。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工作方针,全市大小河流按照“一江清水供京津”目标,强化水产资源保护,推动水产业绿色发展。先后建立了丹凤武关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丹江源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鲵、水獭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多鳞铲颌鱼、秦巴拟小鲵及其栖息地保护,修建湿地对养殖场用水进行净化。已连续七年开展增值放流活动,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800多万元,放流经济鱼类600多万尾、大鲵4万多尾,鱼类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开展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保护工作,加大大鲵等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大力宣传《渔业法》等政策法规,不断维护渔业生产秩序,营造水产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围绕“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水产品”的目标,多措并举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市县区水务局认真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24小时值带班制度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和报告制度。以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违禁药物残留为重点,扎实开展产地水产品抽检,加强源头整治;以《水域滩涂养殖证》等的持有情况、“五项制度,两项记录”执行情况、渔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等为重点,加大日常执法力度,指导生产经营主体科学合理使用渔药鱼饲料。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养殖环节专项执法检查76次,出动执法人员381人次,发放养殖日志600余本,规模养殖场建档率达到90%以上。截至目前,创建市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2处、产品4个。
  (五)带动致富作用明显。我市水产业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繁荣水务经济的同时,为脱贫攻坚和广大群众增收致富贡献了积极力量。201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渔业项目50多个,完成渔业投资8500万元,产业发展增加值6000余万元,为贫困户提供聘用岗位和劳务用工岗位1000余个,带动贫困户620户1740人脱贫致富,贫困户人均增收1260元。先后组建了商洛市渔业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团,建立市级渔业产业脱贫示范点2个、县区渔业产业脱贫示范点7个,为渔业产业脱贫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人才支撑。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引导贫困农民通过入股、参股、务工等形式投身渔业生产,实现了渔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
  二、存在问题
  我市水产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水产经济发展有待加强。我市7县区生态植被良好,水资源得天独厚,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主要河流水量丰沛,但目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十分有限,特别是对地处秦岭东段南坡的泉水、冷水等独特水质资源利用不足,造成优质水资源流失严重,迫切需要加大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是政府扶持项目资金有限,工作和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水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生产经营者自主投资,国家财政投资和项目支持十分有限,渔业标准化建设滞后,水产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此外,专门负责水产业职能的市及6县区的渔政站普遍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丹凤县还没有此类机构,全市仅有9名专业技术人员,商州、丹凤、山阳、柞水4县均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水产业发展。
  三是水产业普遍存在量小、点散、效益偏低的情况,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渔业小而散的经营方式仍占大多数,重一产、轻二三产的现象普遍存在,总体效益偏低。绝大多数企业直接销售初级鲜活水产品,产品销售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加之燃油价格、人工费、渔需物资价格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难以摆脱低端市场的微利窘境,水产行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四是水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用地、融资等困难比较突出。近年来,矿产开发、采石挖沙、修桥铺路、拦河筑坝等对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鱼类栖息地缩小甚至丧失,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另外,用地审批难、融资难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水产业做大做强、提质增效。
  三、工作建议
  加快水产经济健康发展是实现创新幸福美丽商洛的具体行动,也是奋力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的应有之意。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举措,加大力度,切实加以推进。
  (一)制定规划,引领水产经济发展。要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创新幸福美丽商洛的总体目标,结合奋力追赶超越、打赢“五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特别是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现代农业攻坚战”“全域旅游攻坚战”三个攻坚战的工作安排,及时编制全市水产经济发展规划,不断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举措,科学引领水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立足商洛“八山一水一分田”立地特点和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气候属性,充分依托生态、资源等优势,开展水资源普查和水产经济调研论证,因地制宜谋划各地水产业发展。要将水产经济发展与生态农业示范市、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通盘考虑、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要完善支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产业,加快水产经济发展。
  (二)改革创新,促进水产经济发展。要优化思路、改革创新,积极破解水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用地、人才等瓶颈,促进水产业做大做强。要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将水资源作为资产加以重视和保护,做好水权、地权的确认工作,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分红、资产合作开发、扶贫资金入股、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为水产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要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发展水产经济、脱贫致富。要注重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普及绿色渔业养殖技术,延长水产养殖链条,促进水产经济绿色循环发展。要加强渔业执法监管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大非法捕捞水生野生动物和电、炸、毒鱼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做好水产品检疫工作,确保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科技推广,提升水产经济发展。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加强新型水产经营主体培育,推动水产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推广优良品种。按照高端冷水养殖和中低端养殖的不同标准要求,积极做好品种的引进、改良和驯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转变养殖方式。切实改变盲目追求高投入、粗放式的水产养殖方式,大力实施节水减排、循环利用、集约高效、种养结合、立体生态等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推广集装箱养殖模式,不断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切实提升养殖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工作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水产相关工作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县区水产(渔政)站建设,按照标准充实技术人才,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仪器,为水产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产业融合,推动水产经济发展。要围绕“一江清水供京津”目标,坚持保护好生态、提升森林蓄积能力,留住天上水,蓄积过路水,推进生态经济、水产经济、旅游产业大融合。要加快镇安蓄能电站、旬河梯级电站、洛南张坪水库、山阳磨沟水库、商南莲花山水电站、商州桃庄水库等库站建设,推动涝池等塘、库、池蓄水能力建设,建立一批湿地公园,净化水质,发展生态经济。要依托秦岭最美是商洛、秦岭休闲之都的品牌影响,在五大河沿线及旅游景区周边聚力打造串点成线、连片成带的休闲渔业产业带,建设一批集名特优水产养殖、休闲观光、餐饮娱乐、健康养生、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水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使水产业与全域旅游取长补短、全面推进。要将水产业发展纳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把水产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通盘谋划,加强水产业与农业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和产品合作开发,不断壮大综合效益。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和精品休闲渔业宣传推介,倾力打造商洛绿色生态水产业、高效水产业、休闲观光水产业和水产业综合示范区,不断做精做强秦岭生态休闲渔业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切实带动我市水产经济快速发展。(执笔:王晓锋  王鹏军)

上一篇:关于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商洛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享到: 收藏
?